“再不努力,你的同龄人正在无声无息抛弃你。” “现在不做就没机会了,30岁前必须要做的10件事!” “10万人因为这堂课改变了自己,里头有你吗?” 这些句子看起来是不是很熟悉?打开社交媒体,就能轻易看到这些文章,有者对这类文章毫无反应,但也有许多人被这些文章挑起了心中的那根弦,不知不觉中了这些“鸡汤”的毒。
网络上广传的不少励志文章,看似心灵鸡汤,实则挑起人们焦虑的情绪。或许有人认为,文章作者所说的未必正确,只要不理会就好,但只要仔细去看,就能发现这类文章往往有上千、甚至上万的阅读量。
“这些文章就跟广告一样,是一种暗示,可以挑起你的欲望和情绪。”临床催眠治疗师古健荣认为,这类型的文章与广告性质相同,表面上是激励文,实际上暗藏著营销和误导性的文字内容。市面上的营销方式层出不穷,从原本的挨家挨户行销,到登上各大主流媒体、转到数码平台…现在还有一种营销方式,卖的是“焦虑”,利用人们焦虑和不安的情绪,轻易就让人甘心买单。目前有不少领域皆开始采用“焦虑营销”的方式,包括健康产品、付费知识、教育等领域。
古健荣以健康产品为例,指有些商家在介绍产品时,会开始询问消费者的健康状况,然后在讲解时将小问题说成大毛病,引起当事人害怕的情绪或潜在的不安,便可成功推销产品。“现代人容易受大环境影响,从一个人开始说,到有第二、第三个人讲著同样一件事时,就会让他们从潜移默化中被影响。”
去年,艺人高以翔暴毙消息传出时,被一些保健品牌用作制造焦虑的卖点,挑起人们对熬夜所造成的健康影响的焦虑,进而达到购买保健品的效果。古健荣说:“市场上没有一个可以衡量健康的方程式,虽然不知产品是否有效,但只要买来吃就能让消费者感到安心,成功消除焦虑。”
此外,市面上也有不少成功学的焦虑营销,打著“让人月入破万”、“30岁前就要如何”等名目,让人们开始焦虑,并且对这些成功学的课程抱有很大的期望。“人们会买单,是因为想买一个希望。”古健荣分享,他自己也曾参与过这类型的课程,但课程内容大部分都是在进行激励演讲,让人产生优越感。不过,这类优越感是短暂的,参与者反而会在课程结束后感到空虚,甚至认为自己无法达到这些课程中的目标而感到自卑。
理想期待+攀比心态 累积焦虑感
根据精神分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,人格结构分为“本我”、“自我”和“超我”。本我指的是人多本能欲望,大多是吃喝玩乐的动力;自我能平衡本我欲望,是理性判断和执行思考;超我则是让人适应社会的力量,包含道德感、法律意识,符合大环境及社会要求。古健荣用天使和恶魔来比喻超我和本我。虽然是天使,当超我处理不当,也会变成焦虑的来源。“简单来说,超我就是要做到符合大环境,倘若与大环境不同,就开始产生焦虑。”
比起上一辈,这一代人更容易被挑起焦虑的情绪。古健荣表示,以往科技还不发达时,人们以小群组为社交范围,“人家有,我也要有”的攀比心态比较不易被挑起;但现今社交媒体发达,打开手机就能看到朋友们的状态,容易让人觉得自己跟不上步伐,而开始焦虑。这就好比现代人喜欢在社交媒体上载旅游照,当社交媒体充斥著一堆旅游照时,仿彿这就是一个必做的常态,因此会有人因无法完成旅行的目标而感到焦虑。
“超我的存在是让自己变得更好,因此当周遭的人都在做时,也会想要符合趋势。然而,让自己变好的意识只是一个理想的出发点,并非人人都能达到超我的目标。”他直言,超我的存在就如父母般,会监督孩子,但偶尔会对孩子要求过高,导致适得其反。
世俗价值 集体暗示
根据古健荣的观察,行动管制令期间也出现了大量的焦虑行销方案,譬如数码转型工作坊。某些广告文章先以不转型而面临结业问题的店家为例,指不再转型就来不及,从中制造焦虑及恐慌后,再推出转型工作坊,便能获得不俗的回响。许多人在大环境的趋势及超我的驱使下,会盲目跟从,却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。“即便课程内容不扎实或不适用,人们还是会欣然接受,认为多学了一项技能。其实这样的心态是源于超我想让自己变得完美,就算对自己毫无帮助,也能稍稍平复因经济不景而产生的焦虑情绪,自我感觉良好。”
“焦虑来自环境或文化中的集体意识(指大家都认为是对的事)。”他指出,时常被人们念叨的俗语,也会引起焦虑,譬如“三十而立”、“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”、“女大不中留,留来留去留成仇”等等。他认为,并非所有俗语都是至理名言,只是在口耳相传下不断重复听见,会不自觉被当成是正确的观念,这其实是一种集体暗示。他感叹,许是俗语的关系,网络上才会出现大量“30岁前必须要做到的10件事”、“30岁了,你成功了吗?”之类的文章,导致不少人对自己已经30岁却还未事业有成而感到焦虑。
绕过深度思考 轻易接收讯息
图像、文字等容易达到潜意识层面的暗示,在这个讯息爆炸的年代,大量讯息扑面而来,这些资讯在未经深度思考的情况下,无形地被收藏在潜意识层面。尔后,就容易被挑起潜意识的情绪。古健荣解释:“人们在听歌时是处于一种恍惚的状态,因此暗示性的语言容易进脑。同理,一般人睡前滑手机都处于放松状态,大脑轻易就会接收这些资讯。”
譬如同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某某艺人暴毙、某某又健康状态不佳,很容易会让接收到这类讯息的人觉得自己身体不适,进而勾起健康方面的焦虑。因此在看到保健产品的焦虑型文案时,就会容易被击中痛点,然后为此买单。 目前市场已有利用神经科学技术的方式剪辑广告,以容易挑动情绪的画面作为广告内容,提高购买率。古健荣说:“有些商家会将拍摄好的广告先给一部分人观看,再利用神经科学的技术查看观看者的脑波反应,从而剪辑出那些有情绪反应的片段播出。”如此,就能轻易挑起人们的情绪。
自我低估 依赖外力平复不安
“现代人活在速食年代,遇到问题时,大家会想要立马有解决方案,而最快的方式是直接购买产品,就能安抚情绪。”在情绪被挑起后,人们不懂得如何处理焦虑的情绪,便会从与焦虑相关的产品下手。古健荣分享,他曾给一部分患有失眠问题的病患一些建议,而那些建议都是他们能自行完成的,但他们不愿自己做,坚持求取一些录音片段或是其他方案。“这些人当中有者是没有耐心,有的则是自我意识低,不相信自己能做到,反而希望能有人搭救自己。” 焦虑情绪产生后,也会出现跷跷板效应(See-saw effect)。当事人把事情看得越重,就会把自己的应付能力看得越轻,因此有些人会借助外来的力量或产品,平衡内在的跷跷板,梳理情绪上的不安。
同时,依附关系是人的生存本能,也就是说需要依赖别人来指导自己该怎么做。古健荣解释,有者在成长过程里常年缺乏安全感,因此容易感到无助不安,进而轻易在关系里把自己当成受害者,在遇到加害者(造成焦虑的人或事)后,会希望有拯救者(帮助自己的人)出现,帮助他们渡过难关。“因此当有一个广告文案写到这个人的痛点(戳中焦虑的事)时,他的潜意识里就会认为这个人懂我、了解我,可以帮助我,愿意为此买单。”当然,也有人是带著“至少我做了”的心理而买单,从而让自己的从焦虑中释放出来。
SMART Goal目标管理 循序渐进完成任务
“其实消费者可以寻找治疗师,尝试了解自己,找出轻易被挑起焦虑情绪的原因。”古健荣说,这背后很可能是创伤性的记忆所促成,譬如家里有人因病逝世,一些人或许会开始觉得自己全身上下都不舒服;愿意为成功学买单的人,可能是因为自己曾经失败,或看过人家失败。
虽然这背后或许有创伤因素,但并不代表一个人有焦虑情绪是一件坏事。“只要拿捏得好,焦虑也是一种动力。”古健荣指,焦虑所产生的恐慌会给人带来压力,而压力也有好坏之分。在心理学上,压力太小无法推动一个人前进,但压力太大则会崩溃,而适度的压力才能促使人表现出色。
许多人将目标设得太高,容易因不达标而感到沮丧和焦虑,他以成功学课程为例,指上课时学员不断被激励,若调适不当则会适得其反。原来,当人们不断被激励时会产生短暂的优越感,但随之而来的是空虚,若当事人达不到自己所设的目标,会更容易产生自我厌恶的心情,认为自己很差劲。“简单来说,要懂得自我评价,知道自己的程度,再从那里设立目标。”
他建议以SMART Goal目标管理来设立目标,要确保自己的目标达到5大条件——明确的(Specific)、可衡量的(Measurable)、可达到的(Achievable)、现实的(Realistic)及有时间限制的(Time-based)。譬如,一家年营业额达100万的公司计划明年提高至130万,这样的目标是明确、可衡量、可做到且有明确时间限制,完全符合目标管理的条件。
将目标设立在自己能完成的范围内,能从任务被完成而得到满足感,消除焦虑后,才能长远地走下去。若是想要有挑战性,可将目标设立在比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再高一点,以防止失败时所带来的重挫心情。古健荣建议从简单的目标开始做起。“想要减肥的人总会督促自己天天运动,但难度太高,我一般会建议人们将目标调整为每天早上穿上运动装。这个任务很简单,当人们完成任务后,羞耻感和罪恶感就会降低,也提升继续做下去的动力。随后再来增加难度即可。”他补充,人的身心健康不止在于生理,心理和社交上的影响也要获得平衡,才能达到真正的健康。
发布于 2020年07月20日 09时00分 • 最后更新 3周前 • 报导:郑宇晴,图片:受访者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